新闻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研学社成立暨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顺利召开

时间:2024-11-10



田野课堂研学社

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研学社是由人大学子在田野课堂教学中心和社会学院共同指导下自发组建的学生社团。研学社着力吸引和团结有志于参与或已参与田野调研实践的学生,通过开展创造性的、自主性的、协同性的学习,从而建设一支有热情、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朋辈互助团队。

研学社旨在发挥学生自组织的积极性,以趣味性的形式开展学术训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知识水平。研学社共由32个社团成员发起组建,遍及校内11个学院,并有本硕博各年级参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社团成员在其中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成长。


田野课堂研学社

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


2024年11月3日晚20:00,田野课堂研学社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在立德楼302教室顺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41108171004.jpg


参会人员

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田野课堂研学社思政指导老师黄家亮,田野课堂教学中心主任、田野课堂研学社业务指导老师陈那波以及田野课堂研学社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曹明子杰同学担任主持人。


会议详情

会议伊始,黄家亮老师致辞。他强调,成立田野课堂研学社是全面深化田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田野课堂研学社是学校和学院在开展田野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诉求、动员学生参与的重要抓手,责任重要、使命光荣。田野课堂研学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深入领会和践行田野课堂的理念和宗旨,围绕学生真实需求创新性的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田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助力田野课堂教学改革走实走深。



微信图片_20241107102712.jpg


黄家亮老师致辞

随后,陈那波老师进行指导发言。他从社团建立的意义和社团工作开展方向两个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陈老师指出,社团成员们都是田野课堂的共创者,成立田野课堂研学社是发展田野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可能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希望成员们能够发挥创造性,共同建立“田野大讲堂”,邀请更多具有田野工作经验的社会各界人士来授课、交流,以此扩大田野课堂的影响力。他还鼓励大家以田野为形态和载体,发挥组织能力,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田野课堂的知名度。


微信图片_20241107104242.jpg


陈那波老师致辞

会议进入第三项议程,田野课堂研学社的拟任社长和拟任团支部人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拟任社长曹明子杰同学介绍了自己在社团筹备和建立期间的工作经历,并表达了希望团结大家、丰富学生活动、提升田野课堂知名度和教学质量的决心。

拟任团支部书记许楚函同学讲述了自己和田野课堂的渊源,她希望大家能够共同传承田野课堂的接力棒,实现从学院主导到学生组织参与的转变,凝聚同学力量,共同推进研学社的发展。

拟任组织委员徐婧瑶同学介绍了自己在组织工作方面的经验,表达了对与大家共同建设社团的期待和信心。

拟任宣传委员韩滢安做自我介绍,她表达了对与社团成员们共同交流学习的期待,介绍了自己的宣传工作经验,并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社团的宣传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107104316.jpg

微信图片_20241107101621.jpg

微信图片_20241107104247.jpg

微信图片_20241107104308.jpg


曹明子杰、许楚函、徐婧瑶、韩滢安同学发言


会议第四项议程,进行田野课堂研学社拟任负责人与社团章程的表决。成员们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现场投票,并现场公示了选举情况。经过投票,四位拟任负责人的得票率均达到了预期要求,社团章程也获得了全体成员的表决通过。


微信图片_20241107104326.jpg


社团负责人选及章程表决环节

最后,两位指导老师与参与会议的社团成员们合影留念,田野课堂研学社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圆满结束。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田野课堂研学社正式步入正轨,不仅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激励着每一位成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共同推动社团走深走实。

END



什么是田野课堂 ?

田野课堂,就是通过“田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植入,而形成的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灵动、更有活力、更多嬗变的教学模式。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103,100872

电子邮箱:ruc2023tykt@163.com

官方微信: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中心

公众号:田野课堂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