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

北京西红门镇

基地介绍:

大兴区作为北京面积最大的平原新城,在“三区一门户”的功能定位下,以“新国门·新大兴”为目标,着力建设现代化平原新城、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繁荣开放美丽新国门。在“城南行动计划”推动下,西红门镇是大兴区最靠近核心城区街镇,交通便利,城镇化发展早,在全区22个街镇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发展潜力巨大,正努力“建设成为南中轴生态文化节点、科创商务服务高地、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镇”。

西红门镇地处大兴区新城北侧,1991年成为建制镇,全镇为一个整体聚居村落,2000年合乡并镇,金星乡并入,2021年-2022年完成撤村建居,现辖27个居委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常住人口总数为179974人。作为大兴区头部街镇,距离首都核心区最近,经济实力强,人口规模大,社区类型和治理场景多样,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期,是北京城南地区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样板。

在上述发展背景和格局下,西红门镇面临着超大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快速城镇化发展面临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升级、产城融合、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重要任务。亟需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构建良好社会环境,一方面助力产业和经济发展,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社区是居民生活和集体消费的重要场景,西红门镇在“大兴社区复兴计划”的引领下,按照“社区强基、社区治理、社区复兴”的行动路径,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聚焦七有五性,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近年来,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居住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物业管理专项治理”等一系列社区更新行动,不仅从硬件上改善了居民生活空间,提升了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还从软件上畅通民众诉求反馈渠道,增进社区信任和社会资本,完善了社区治理机制,锻造基层治理队伍。逐步形成具有“红门特色”的社区治理体系,培育了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调研主题: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田野回顾:

2024-11-13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举办西红门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暨田野课堂教学基地授牌仪式

友情链接:

西红门镇 -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网站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返回地图分布

什么是田野课堂 ?

田野课堂,就是通过“田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植入,而形成的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灵动、更有活力、更多嬗变的教学模式。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一层,100872

电子邮箱:ruc2023tykt@163.com

官方微信: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教学中心

公众号:田野课堂教学中心